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背景下,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项目的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。随着国家对工业用地的严格管控和优化配置,"标准地"政策应运而生,旨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、规范化的管理措施,提高土地使用效率,促进工业项目的高质量发展。这一政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投资回报和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,也是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升级、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。
在这种背景下,对工业项目"标准地"的达产复核显得尤为关键。它不仅是对企业投资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检验,更是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、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本文将以杭州市富阳区为例,简要概述“标准地”达产复核相关概念,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。
01 “标准地”的界定
企业投资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,是指在完成相关区域评估基础上,按照固定资产投资强度、建筑容积率、单位能耗标准、单位排放标准、亩均税收等至少五项基本指标条件出让的国有工业建设用地。
02 “标准地”的实施范围
富阳区推进“标准地”的实施范围包括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、江南新城、特色小镇、保留提升的乡镇工业功能区。
03 确权登记
对“标准地”工业用地,实行“建设期+投产期+剩余年限使 用期”分阶段权证管理,构建土地赋权与承诺兑现挂钩机制。
1.通过市规划资源局富阳分局、区住建局等部门对项目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竣工验收并备案后,办理不动产权证变更登记(房屋所有权登记),不动产登记证书备注: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价值以土地出让总价款为最高抵押额。
2.通过达产复核后,办理不动产权证变更登记,取消“国有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价值以土地出让总价款为最高抵押额”登记备注。
04 达产复核及其指标体系
达产复核即各相关部门对照“标准地”监管协议等约定的内容及相关指标,对“标准地”相关指标进行达标审核验收。
根据《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富阳区企业投资工业项目“标准地”达产复核操作细则(试行)的通知》的规定,新签订的“标准地”监管协议,控制性指标明确为固定资产投资强度、建筑容积率、单位能耗标准、单位排放标准、亩均税收、亩均增加值、R&D占比等7项指标;特殊项目由区招商委会议明确监管指标及验收标准。
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指标解释及口径,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强度指标解释及口径如下:
固定资产投资强度=项目固定资产投资/项目总用地面积。
项目固定资产投资:项目投入以实际投入数为准。具体参考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审计(评估)报告。
05 “标准地”达产复核操作流程图